环球快讯:哪些考研专业不考数学

2023-01-05 11:48:30 来源:教育之星
1

哪些 考研 专业不考数学

在考研中,最让人头疼的就是数学,那么,哪些考研专业不考数学?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一、考研不考数学的专业

法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汉语言文学、历史、哲学、新闻学、传播学、播音主持、采访编辑、艺术类、图书管理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社会学、服装设计、工业设计(艺术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法律硕士可归为既是精神满足型又日物质实现型的专业,可以为社会弱势群体代言,又可以得到丰厚的物质回报,而且广阔的就业前景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考生报考,竞争是非常激烈的。

工商管理硕士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培养的是高质量、处于领导地位的职业工商管理人才,使他们掌握生产、财务、金融、营销、经济法规、国际商务等多学科知识和管理技能,有战略规划的眼光和敏锐洞察力,受到了考生的青睐,但昂贵的学费也是让很多考生放弃的原因。

二、视学校而定的专业

装潢设计、医学类、生物科学、行政管理、心理学(在应用心理学中,需要考统计学)、英语(科技英语有的学校要考)、园林设计(主要看农业学校而定)。

近年来心理学专业的考生无疑是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心理学专业初试涵盖了普通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

英语专业是很多人想要选择的专业,但考研难度大,关键还有对第二外语的要求,这就让很多自认为英语好的考生望而却步,在这里提醒考研想要报考英语专业的考生在复习的初期就要重视第二外语的学习,语言类的学习是一个长期准备的过程。

通过对不考数学的专业的介绍,相信很多数学基础不好的考研学子都在想自己报考的专业为什么要考数学呢,实际上这些都是与所报考专业的需求联系的,未来的学习需要数学,那考研初试就一定会考查的。数学的学习需要长期的准备付出才能显示出复习效果的,所以考研的学子一定要尽早投入复习。

###2

考研数学怎样备考

第一,保持对基础概念、理论的重视

考研数学试题和前几年一样,以考查基础题目和中等题为主,因此对于高数,在平时的复习中,仍然要保持对基础概念、理论的重视,不要一味只做题,要及时从错题中找出自己基础中的薄弱环节,对照教材和复习全书查漏补缺。这个内容需要一直做到临考前。

第二,把握好重难点

考研数学高数中的重、难点主要有:

第一章函数、极限、连续:1、求极限;2、无穷小阶的比较问题;3、间断点类型的判断;4、渐近线。

第二章一元函数微分学:1、导数的定义;2、复合函数、隐函数和参数方程的求导;3、方程的根的相关问题;4、微分中值定理;5、导数在经济中的应用(数三)。

第三章一元函数积分学:1、不定积分、定积分和反常积分的基本运算;2、变上限积分的相关问题;3、利用定积分求面积和旋转体的体积。

第四章多元函数微分学:1、多元函数的连续性、偏导存在以及可微三者之间的关系;2、复合函数和隐函数求偏导,特别是抽象函数的偏导;3、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最值问题。

第五章多元函数积分学 :1、二重积分的计算;2、累次积分的换序与计算3、第二类曲线积分和第二类曲面积分的计算(数一);4、关于三重积分、第一类曲线积分和第一类曲面积分的基本计算(数一)。

第六章常微分方程:1、求解微分方程的基本方法(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齐次微分方程和二阶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2、关于微分方程的综合题(例如:变上限积分与微分方程的结合,二重积分与微分程的结合);3、关于微分方程的应用题(例如:几何应用)。

第七章无穷级数(数一和数三):1、关于常数项级数判敛的选择题;2、幂级数的收敛域、收敛半径和收敛区间;3、幂级数的展开与求和。

第三,对后期复习要有整体规划

基础阶段 全面复习(现在~6月)主要目标是系统复习,夯实基础,把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内涵与外延弄清楚,加强对知识点的把握,提高解题速度及正确率,为后期的阶段复习做充足的准备。

强化阶段 熟悉题型(7月~10月)通过辅导资料,加强解题能力的训练,对基本方法进行归纳总结。这个阶段是考生数学能否考高分的关键,大家要好好利用这段时间,在建立知识框架的基础之上,全面了解各章各节的重点、难点和易考点。

冲刺阶段 查缺补漏(11月~12月中旬)通过真题的练习,查缺补漏。注重错题的掌握。这段把要时间留给历年真题,必须把历年的真题彻底做几遍,一定要熟练掌握;如果前期的基础复习工作没有做好,也可以适当的处理完。

模考阶段 保持状态(12月~考试前)这段时间主要有两个任务,一个是做几套全真模拟题,并且要根据数学考试的标准安排一上午的三个小时用一个单独的环境来模拟,通过模拟查漏补缺。另一个重要的任务要复习基础阶段的课本,强化阶段的全书复习和历年的真题,有什么问题再多看几遍,真正的做到温故而知新。

第四,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除了有合理的计划、良好的心态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在考研的复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低潮或者迷惑,但是不要放弃考研,找到合适的途径度过低潮,坚持向自己的梦想前进。

###3

数学考研如何学好

第一个层次:理解并掌握考研数学基本的概念、公式、定理

要知道,考研中的重要的考点的知识点可能联系着两个或多个的概念,是起桥梁作用的知识。

建议方法是:首先按照自己认为的重要到次重要的顺序进行回忆,之后比照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看自己有哪些遗漏了,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同学们还要对遗漏的知识点进行分析,要搞清楚这个知识点是由于和这个小的知识模块关系不紧密而没有联系起来,还是自己在复习过程中忽略了。

比如:在回忆一元微积分学时,如果没想起来曲率的概念,这关系不是很大,要知道和整个知识模块相对游离的知识点往往不是考研的重点,同学们知道即可。可是对于那些本来很重要的知识点由于自己的忽视而没有想起来,这时同学们要高度的重视起来了,了解自己的相对弱点和盲点,也是同学们是否能考出好成绩的关键!

第二个层次:整理总结考研数学的考试题型

做完第一个层次的总结,同学们只是把考研要考的一些小的知识点形成了一个知识的网络图,但同学们还不知道考研是从什么角度,如何考查大家,这时同学们要进行第二个层次的总结。

同学们归纳总结的方法是先根据自己看过的和做过的辅导材料凭记忆总结出若干的题型,之后比照自己所看的材料看自己总结的是否能涵盖复习材料中大部分的例题,此外,大家还可以参照专门讲题型的书,用自己总结的题型和复习材料上的进行对照,通过对照充实自己总结出来的题型。

第三个层次:整理总结自己的答题技巧

有了第二个层次的归纳总结,同学们对考研数学的畏惧心理都消失了,你已经知道了考研数学可能考你的方式、方法和角度了,现在要做的是对总结的题型进行解题方法的总结了。

同学们的方法是首先根据自己做过的一种题型的若干例题总结出典型的解题思路,形成有效的解题程序和过程。对于一种题型同学们可以从不同的例题中归纳出多种的方法和思路。之后,同学们对照复习材料进行充实和改造自己归纳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尽可能多的把能用的思路和方法总结出来。

第四个层次:拥有自己的明确的解题思路

有了第三个层次的归纳总结,同学们对自己遇到的题目就心中有底了,同学们已经知道,一般的题目只要按照自己总结的方法一种一种的去试,基本上能把题目做出来,只不过同学们的解题的速度不快,这时侯同学们需要在第三个层次的基础上进行思路的升华,找到最好的对付一类题型的解题方法,提高同学们的解题速度!之后去找些有关题型的复习材料做些比较,再看看自己的方法和这些材料的方法哪个更加适合。

###4

数学考研高分经验

考研数学科目最容易拉开分数差距,且会很大,所以,若是数学能拿高分就再好不过了,下面告诉你如何考到135,大家抓紧学习。

自复习数学以来,我都是每天早上8点到11点半复习数学,从未变过,而且我的手从未停过,一直在写、算,这样对于常规题型、基本题型才能熟练的找到方法并用最短时间写出步骤。至于总结,好多人不知道总结什么,总结做题方法或思路啊。我觉得没有必要非要把某一章的所有题型都在一个本子上罗列出来,然后总结各自的方法。我是这么做的:当第二次遇到同样类型的题时,我会觉得它就是一类型题,然后我就在该题的旁边,用自己的话,简短的总结一下做题方法,该分几步去思考。

当然主要指的是课本,然后配合这天道考研网校课程。因为毕竟课本在前期一直是主体。然后用方框把总结的这几句话框起来,这样第二次复习时就一目了然。而当我第三次或者更多次遇到同样的题型时,我就会去想自己总结的方法,应该怎么去做,而不是去看以前那道题的解题步骤。这样的话就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一般来说,只要做好总结,勤动手,再加上后期严格模拟,就相当于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实战演练,那么考研数学来说就问题不大。接下来就说说我的数学复习经历吧。

我的数学从2月开始复习,刚开始看四本课本,按照高数、线代、概率的顺序,将高数课本过了两遍,线代和概率课本一遍,一共花费3个月。具体做的方法是:高数课本,先看书,然后做课后习题,因为高数课本课后习题比较多,而且很多小题做法都一样,所以我的做法就是,小题只做一半(单号或者双号),大题基本都做了。做题时把每道题的步骤都一步一步写了出来,做完每一小节,就拿着一本“高数课后答案”的书去对答案,建议大家也找一本答案,要有详细解析的,有的还有归纳总结,有的还有一些运算技巧,包括中途的一些实用的积分技巧,对前期很有益。

对于做错或者不会的题,看一遍答案,自己再重新做一遍就行了。线代和概率课本也是一样,但是课后题基本都做了,因为同济版线代和浙大版概率上面的题都很不错,所以最好全做。也找一本有解析的答案书,做完对答案,稍微总结下。其实做课后题主要是为了熟悉知识点的。

过完4本课本后,就在4月28号开始了我的二李复习全书。这本复习全书一直做到了9月30号。期间的5个月,我把数一全书做了两遍(数一内容多,如果数二的话可以做3遍了)。第一遍拖得时间太长了,一直到8月14号才完成第一遍,因为期间有很多课需要上,还有各种琐事,耽误了不少时间,直到暑假中期才完成了全书。当时感觉时间好紧,不过没办法,数一的内容确实很多,要沉得住气。

在第一遍做全书时,有很多不会的,这很正常,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纯粹不会的、算错的用不同符号勾画起来,这样在第二次做全书时就比较有针对性,我在第一遍时基本每道题都标记符号了,但有的是算错的,有的是不会的,分清楚。

第一遍如果有心得(就是各类型的解题方法)的话,也可以顺便在书旁总结一下。期间每一道题都不要放过,其一是因为数学一涉猎内容广,基本都可能考到,其二是因为刚开始复习要全面复习,不能存有侥幸心理,否则到后期会发现有很多题没法下手,到时候就来不及补了。只有一道一道挨着做过一遍(这里是指自己做过,捂住答案做过,而不是看着答案理解,实在不会再看答案),才会感觉扎实、稳定。

8月14号做完第一遍全书,我立即开始了第二遍,这一次感觉有很大进展,前面的求极限题基本都有思想方法了,依然对自己勾画的题一道一道遮住答案挨着做,写出全部运算过程。这一遍就要总结了,刻意的去总结出一些东西,我总结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遇到……时该想到……”、“……方法经常用到,这种思想要有”。结果在后期做真题时,我发现有很多自己总结的方法可以用得上,那种感觉真是极好的。

暑假中期到刚开学这段时间,我感觉自己进步很大,状态达到最佳,干劲十足。就按照自己的做全书的方法,用一个半月做完了第二遍,当时感觉很稳,很踏实,因为我每道题都是自己做过来的,只有实在不会的才看看答案,然后自己再写一遍。

当然第二遍过后还是有好多不会做的,尤其在中值定理证明、积分的物理应用等方面基本还是没有头绪。但是我并没有放弃这几块儿内容,因为数一以前也是考过物理应用的,因为当时还有好多任务,所以就准备到后期做完真题了再来专门突破这几个板块,事实证明后来只剩中值定理证明题有些小问题了,因为这块实在变数太多了,总结到的东西很难用到,但是这块内容的常规题型、有规律可循的题型必须得会。

就在做第二遍全书的同时,我也开始做《基础过关660题》,8月14号开始,每天晚上3个小时,每天40题,一共做了20多天,主要集中在暑假那十几天,数一800道题真的很多,当时每天真的很累,晚上3个多小时一直做数学,每天做完就晚上10点了,而且还得对答案,错的还不少,心理也备受打击,之后再看解析,适当重做一下。不过感觉选择题还是不错的,填空题大多都偏难,建议高数只做选择题,线代和概率都做。

做完后运算能力有很大提升,线代和概率的技巧性的题很多,收获也很大。期间也要把不会的与会的算错的用记号分清楚。暑假中期一直到开学就这样白天看数学全书和英语,晚上做660题,当时真的是很累,但那种充实的感觉也很激励自己。还有就是建议660题不要做的过早,否则意义不大,至少过一遍全书后再做吧。实在没有时间的话,这本书也可以不做。

数学真题是最最重要的,千万不要浪费,至少要做到两遍。第一遍严格模拟,第二遍按照李永乐历年真题后半部分的讲解复习。我从10月3号开始做真题,两天一套,第一天模拟,第二天总结、做错题。到11月初,模拟完1999到2011的真题,后两年留作最后的模拟。模拟真题的这一个月是我考研历程中感觉最好、最爽的一个月,倒并不是因为我模拟的成绩好(真题最高有过140整,最低有过100+,平均110到120的样子),跟网上某些每套140+的大神差远了,但是那种会做题、知道套路的感觉让我觉得问题不大,因为每次有很多都是粗心算错的。

我第一次做2014年的题就得了130+,虽然与网上的140的大神还相差甚远,但这给予了我极大的鼓舞,让我有信心做下去。虽然后面也有模拟的很差的,能达到130以上的次数少之又少,但是也都挺过来了,仔细看看每道题到底错在了哪,哪个知识点不会还是不清楚,就去复习全书上查看相关的知识点甚至例题,这样就感觉自己又多了几份踏实,因为真正达到了查漏补缺的效果和目的。

其次,做错的真题题目反复做,反复做。因为往往第一次做错的,下一次还是不会做或者做错。错题至少做3次才不会犯错。而且这3次要相隔一段时间。真题就是要把不会的题也要熟练的自己写出其步骤。在做过大概5套真题后,自己在哪方面的知识比较薄弱就比较清楚了,可以自己总结下每套做错的题涉及的知识点。我当时一共总结出十几个薄弱知识点,并把它们记了下来,并做了每个题目突破的先后顺序,当时主要错的就是两部分,一个是高数的中值定理,一个就是概率论里的求分布函数密度函数的相关综合题。其他出错的小知识点也都记下来了,之后也挨个攻破了。

然后做第二遍真题,按李永乐真题后面的解析部分,挨个每道题都自己做一遍,基本都会做,但也有算错的,第一次做错的就要更加用心了。第二遍真题时我给自己规定的任务是每天20页,总共大概300页吧,半个月完成,差不多就到11月20多号了。因为有的内容比较简单,比如线代的前两章,这两章总共大概40页,一天(也就是3个半小时)就能完成。比较难的内容可能会慢些。

完成这些还要做1998年以前做错的题,但是比较少,需要一个礼拜吧。期间又把1999年以后的错题做了一遍,就到了12月了,所以算起来,我1998年以前的真题做了两遍,1999年以后的真题做了3遍,自我感觉还算可以。

好多人把真题留到最后做,其实时间是不够的,而且真题需要研究,从10月份开始是比较适当的,或者再稍微早些也可以。但是还要保证全书之类的任务保质保量完成,所以就要有很好的规划。很多人11月开始做真题,也可以,这样的话就给后来的做模拟题时间很少了,几乎没有了。不过把真题至少研究两遍,研究透了,不做模拟题问题也不大。

再说说如何模拟真题吧。拿一张白纸做答题纸,把答案都写在上面。一般来说,自己模拟真题时最好要在2.5个小时之内完成,如果完成不了,速度上不去,考场上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想取得高分或者理想分数难度很大。

只要前面的复习稳扎稳打一直走过来,两个半小时之内做完一套真题是没有问题的,我最快2个小时做完过(那套题简单,具体哪一年的就不说了),最慢2小时40分钟吧。每次模拟都是上午8点开始,到10点半结束,题比较难的话会给自己半个小时的检查时间,主要用来检查选择题和填空题。一般来说选择题和填空题出错过多的话,拿120分基本无望了。所以我会特别检查一下选择和填空,一般都能检查出错误,在最后的考场上,我最后半个小时之内就检查出了一道选择一道填空。尤其是填空题,计算稍微一出错,就丢4分,选择题因为计算量不大,到后期针对不同的题也会有特殊方法去筛选出答案。

再提一点,数学要有针对自己的目标分数做出不同的努力,一般来说,数学一要想考到135分以上,那么必须达到四点:

1.对每个知识点都很清楚,包括一些生僻知识点(傅里叶级数、方向导数、散度旋度、欧拉公式、向量空间、假设检验、大数定律等等,很多)

2.常规题型必须保证非常熟练,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做出来。

3.后期必须突破2个专题:一个是证明题,一个是物理应用和几何应用题。

4.做适当的模拟题(10套左右),以保证知道如何应对难题怪题。

如果目标分数在120分以上,那么对于基本题型和常规题型必须达到熟练,然后加上几次模拟就问题不大。我当时目标就是130~135,按照上面方法做了,考试时有一道大题完全不会,但也能蹭到几分,其他题目都会做(包括那个概率的生僻知识点),但还是有两道大题因粗心算错了结果,不过好在客观题只错了一道,所以分数刚好达到目标。

最后补充一点,就是前期很多人在看全书的时候,一遇到看不懂的就立即问周围的同学,我想说这种习惯是及其不好的,影响了周围同学不说,还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说实话,全书上的东西已经很详细了,只要自己稍微动动脑筋,翻翻课本,基本都能看懂,只有极少数看不懂的,可以当时把它勾画起来,等到你看到后面自然就会懂了。

我当时全书一共有6处看不懂,就记在了目录上面,后来发现直到做第二遍全书时忽然就懂了。那种懂是真的懂,不容易忘。到最后只有一处实在不懂了,就到把那道题发到网上求助,网上大神还是多,几分钟之内就有人解答了。总之就是不要总问别人,自己先想,那样想出来的效果更佳!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